母妃被逼殉葬,自己在封国受宦官欺负:记宣德时代的大明梁王家族_郭贵妃_朱瞻基_侯郭英

长安娱乐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长安娱乐 > 新闻动态 >
母妃被逼殉葬,自己在封国受宦官欺负:记宣德时代的大明梁王家族_郭贵妃_朱瞻基_侯郭英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7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前言

洪熙元年(公元1425年)六月初七日,梁王朱瞻垍带着几位兄弟前往长兄皇太子朱瞻基的面前,向他递交了一封上表,恳求兄长在继位时能思及“圣人之孝莫大于继承”的道理,擦干泪水,尽早登基。此时的梁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,继位后的朱瞻基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如此剧烈的变化。

六月十二日,朱瞻基在奉天门即位,成为了明宣宗。随之而来的,令梁王震惊的事情发生了——他的生母郭贵妃被下令殉葬。到了七月初二日,宣宗为已故先帝上尊号,追封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,庙号仁宗。与此同时,郭贵妃被谥号为“恭肃”。

此处值得做个小小的补充。虽然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郭贵妃具体的殉葬日期,但根据当时的常规,妃嫔们通常会在皇帝去世后一个月左右才殉葬。考虑到仁宗是在五月十二日去世,而当时宣宗还远在南京,且皇后张氏显然不会急于动作,因此可以合理推测,郭贵妃的殉葬时间是发生在宣宗登基后的一段时间。

展开剩余80%

而就在梁王还未从丧母的痛苦中恢复过来时,另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——在闰七月十三日,梁王的亲哥哥、仁宗第八子滕王朱瞻垲,年仅17岁便不幸去世。表面看,郭贵妃与滕王的死似乎没有直接关联,但仔细思考后,却又让人感到一丝寒意。那么,在宣德年间,梁王的生活到底如何呢?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话题。

梁王的出身与家世

朱瞻垍,生于永乐九年(公元1411年)六月十七日,是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,生母为恭肃贵妃郭氏。当他出生时,父亲朱高炽尚且是皇太子,母亲郭氏则是皇太子嫔。虽然皇太子妃张氏出身并不显赫,但郭氏的家族背景却十分显赫——她是开国元勋、武定侯郭英的孙女。郭英身为“淮西二十四将”之一,在鄱阳湖大战中一箭射杀了敌将陈友谅,并在围攻武昌时,勇敢地将陈佥同刺于马下,救了朱元璋的命。如此英勇的表现,让朱元璋称赞郭英可与唐代名将尉迟敬德比肩。

然而,郭英虽然功勋卓著,却没能在朱元璋的开国事业中享到太多荣光。在靖难之役后,郭英遭遇了朱棣的打压,最终在永乐元年(公元1403年)去世。虽然朱棣追封其为营国公,并谥号威襄,但却废除了武定侯的世袭爵位。为了拯救家族的命运,郭家做出了将郭英次子郭铭长女送入皇宫的决定。郭氏凭借出众的姿色和优秀的家教,迅速赢得了皇太子朱高炽的青睐。

在被册封为皇太子嫔后,郭氏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,分别是朱瞻垍、朱瞻垲和朱瞻埏,奠定了她在东宫的地位。实际上,郭家还“另辟蹊径”,将其女儿嫁给了另一个潜在的皇位竞争者——汉王朱高煦。

郭贵妃的封号与郭家复兴

朱高炽即位后,郭家得到了重生的机会。永乐二十二年(公元1424年)十月初八日,郭贵妃正式被册封为贵妃。接着,她的三个儿子分别被封为亲王:朱瞻垍封梁王,朱瞻垲封滕王,朱瞻埏封卫王。郭贵妃的家族得到了新的荣光,而她的弟弟郭玹也得到了武定侯的继承权。

按理说,郭贵妃的地位应当稳固,但事实却远非如此。在仁宗驾崩后,她的命运也同样走向了终结。朱瞻基登基后,给梁王提供了特殊照顾,这在当时的明史中有着明显的记录。事实上,宣宗在宣德年间确实给予梁王某些优待,尤其是在岁钞上,梁王每年获得了比其他亲王更多的款项。

封国的悲苦与权力的压迫

尽管宣宗为梁王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优待,但梁王的封国生活并非一帆风顺。梁王所住的安陆王府,原本是其叔祖郢靖王的府邸。宣宗在其继位后,将郢王府的三位郡主迁往南京,为了弟弟的封国安定,甚至安排他们住进了原本属于朱元璋的吴王府。然而,梁王在安陆的生活却极为压抑。

在王府内,梁王不仅面临着宦官的压迫,还不得不忍受来自下人的侮辱。尤其是承奉司孔勤的极度蔑视与侮辱,最终让梁王忍无可忍。当孔勤辱骂梁王并踢翻了他的胡床时,梁王在惊恐中逃入卧室,甚至一度想要拔刀自尽。所幸,此事迅速传开,宣宗得知后愤怒异常,立即下令将孔勤拘捕,尽管他的下属试图为孔勤求情,宣宗毫不留情地表示:“这件事,定要严惩不贷。”

结语:梁王的孤独与屈辱

梁王的婚姻同样充满了波折。在纪氏去世后,朝廷直到宣德八年(公元1433年)才为他安排了新的妻子——襄阳县的魏氏。由于安陆的物资匮乏,梁王在大婚前曾请求朝廷安排采购婚礼用品。宣宗虽然答应了,但严格要求不允许购买违禁品,且不能影响百姓。梁王的处境似乎永远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,他在封国的日子,过得孤独且屈辱。母亲和兄长的死亡对他造成了难以抚平的阴影,以至于他对任何人、任何事都心生畏惧,甚至连下人的侮辱也不敢反抗。

梁王的命运究竟会在新帝登基后得到改变吗?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留待在“正统时代梁王家族篇”中继续讨论。

发布于:天津市